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和乐郡主是第一次见李占文李山长,对方一身儒生装扮,为人热情,未出大门口就洋溢着喜色,一点也不生疏,语气中给人一种“大家都是自己人,好久不见甚是想念”的错觉。

既然李山长把台子搭了起来,和乐郡主又不是来砸场子找茬的,当然是顺坡爬了:“李山长博学多才,实乃大儒,怎好劳您亲自迎接,这礼太重了,受之有愧,受之有愧。”

李山长闻言忙摇头:“郡主言重了,郡主千金之躯亲临敝舍,实乃蓬荜生辉呀!”

“其实是昨日听李姐姐说起潜江书院,一时兴起贸然来访真是考虑不周,给山长添麻烦了。”

和乐郡主和李山长两人深切友好的问候了一番,李山长这才迟疑的指着一旁立着的英俊公子问道:“这位是?”

和乐郡主抱歉一笑,介绍道:“这是家师如玉公子,出生刑狱姬家。”

李山长和身后的几位夫子对了对眼神,恍然道:“姬公子有礼了,公子家学渊源,某仰慕久矣,未曾想今日能得见真人,实乃幸事一桩啊!”说完,一群中年大叔自顾自的笑了起来,甚至有几位夫子星眸微闪,脚步前移,好像下一秒就要上前攀交情倾诉仰慕之情了。

如玉公子不疾不徐道:“今日有劳山长和众夫子陪同我等一起游览前山书院了。”说完,他给众人鞠了一躬。

李山长等人只好打消冗长的寒暄客套,伸手道:“恭敬不如从命。几位随我来吧。”

跨过铁门,对面就是葱葱郁郁的竹林,竹林两旁都有抄手游廊,李山长领着众人上了左廊,手指着竹林道:“郡主、公子请看,这竹根粗节高,星罗密布,微风拂来,吹起飒飒叶声,十分悦耳。”

如玉公子捧场道:“山长所言甚是。竹乃花中君子之首,清丽脱俗,坚韧挺拔,正适合书院这满园书香之地,清香与书香交相辉映,即可使学子在畅游书海之时提神醒脑,又可塑其形模磨其志,令其成竹在胸。”

和乐郡主见这俩人左一言,右一语,你捧一句,我接一言,煞风景道:“种竹子好呀,不仅可以挖竹笋省了菜钱,而且还可以编竹筐、竹篓、竹桶去卖,又是一笔收入。”

聊的气氛正浓、心情正嗨的李站长,犹如被人打了一闷棍,顿时无言。身后站的夫子中有一人气愤道:“郡主慎言,书院乃高雅之地,怎可行商贾之事?春时偶尔挖些竹笋尝鲜确有其事,至于其他实属无稽之谈。”说完,那夫子鼻子不是鼻子眼不是眼的打量和乐郡主。

“夫子勿扰,”如玉公子温和道:“郡主是觉得读书太费银钱了,家境好的学子安然读书就好,贫寒学子除了读书之外还得想办法挣束修。要是凑不出六礼,学业岂不是要荒废了。固而看到竹林,想到此法。”

如玉公子回头看了下和乐郡主:“郡主,我说的可对?”

和乐郡主忙正色施礼:“多谢师傅描补。刚刚我说的急了,并未说全本意,还请山长和夫子见谅。”

李山长打哈哈道:“郡主一片关怀学子之心令在下很是感动,既然是误会,说开了就好,还望众位不要介意。”说完,他眼神瞥了瞥刚才生气的那位仁兄。接着道:“不瞒二位,我们潜江书院多年来一直致力于为贫寒学子大开方便之门,为他们免束修,发放生活补贴。”

“哦?”如玉公子、和乐郡主二人齐齐望着李山长,一脸崇拜。

“当然,”李山长补充道:“我们书院的津贴不似聚宝盆,取不尽,用不完。我们也不可能对每一个贫寒学子都减免学杂费,书院里那么多张嘴也是要吃饭的。”

如玉公子、和乐郡主齐齐点头。“山长说的乃是实情,常言道: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有多大的碗就泡多少馍,量力而行对大家都好。”

“公子这话说到老朽心里去了,”李山长叹了口气:“我贵为山长,当然希望这天下的学子都来潜江书院求学,可这不现实啊!来的学子我都收也不现实。我只能挑那些爱读书、资质尚可的学子入学,对于那些科考无望的学子,我也劝他们回想找个童生认点儿字,找个好点的营生过日子,不要把钱投进水里都打水漂了,苦了自己也苦了家人。”

“那山长具体说说贫困助学的事儿吧!”

“书院里的笔墨纸砚,每月每人都会免费领一定的数额,只要不浪费肯定是够用的。书院每季给每位学子做两身长衫,每日的伙食都是一样免费的。除此之外,我们还统计并核实了各学子的家庭情况,针对家里确实困难的学子,书院与城中各书肆洽谈了合作,为他们提供抄书的活计。抄书不仅可以挣家用还可以练字,这对以后的科考之路也是大有益处的。毕竟每次考试学子成千上万,如何在考官面前脱颖而出,归根结底还是要靠写得一手好文章,这字就是给考官的第一印象,人常说见字如见人。”

如玉公子点了点头:“山长真是用心良苦,一招抵万招。”说完,他眼睛眨也不眨地盯着和乐郡主,盯的她身子毛毛的,下意识的说了一句:“回去我就去练字。”

如玉公子满意的点了点头,接着兴致勃勃的和山长说话了。

他们绕过竹林,跨进拱门,只见两排屋舍鳞次栉比般矗立在眼前,中间空地不出意外的雕刻了孔圣人的画像。和乐郡主好奇:“潜江书院一共收了多少学子?”

李山长郑重道:“郡主请看,邻近孔子像的这排均为男子学习之所,共有四间教室,分别教授蒙学、童生科、秀才科和举人科。蒙学主要是学习《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这些识字书籍。童生科学习《四书》、《五经》,当然只是识字和默背。秀才科主要是释义,将《四书》、《五经》中的要点详解,就是解释成大白话,方便学生理解以便举一反三。当然还要教授学生学习策论。举人科教授的内容就比较杂,包罗万象,主要以磨策论为主了,毕竟为国取士需要优中选优。”

如玉公子了然:“山长这样划分也便于学子们清楚自己处于什么水平,能不能更进一步还是选择放弃,面前时刻吊着一根白萝卜,时时警惕。不知各教舍现有多少学子?”

“蒙学那儿比较多,阆中城里大多适龄儿童都在我这儿上学,约有50个吧。每次上课都是一阵鬼哭狼嚎,凳子上跟有针扎人似的坐不住,每日只给他们安排半日课,用过午膳后就在这儿写写字玩玩游戏,下晌家里就来人接了。童生科有40人,秀才科25人,举人科19人。后排的女学人数就没这么参差不齐了,每舍15人,不拘水平随意分的。”

“为什么?”和乐郡主不解。

如玉公子却道:“在理。一来,女子不需参加科考,没有学习的动力,学不学全凭自己,这样就没必要按学习优劣来去问他们。二来,她们来书院的初衷是为了明礼,顺便结交一些好友,开阔一下眼界,主要还是操持家里,在内宅活动,出外行走的机会不多。”

说到这儿了,郡主嘀咕了一句:“全国那么多的女子都待在家里刺绣、做家务、伺候公婆、管家,每天都盯着那一亩三分地不会发霉吗?她们的才学一点用武之地都没有。”

如玉公子无奈,低声道:“男主外女主内的思想几千年来都是如此,也不是你说一句就能改变的,这需要一个契机,改革也是需要付出代价的,而且这是刻在骨子里的东西,你自己觉得不对,大多数人却已经习以为常了。”

和乐郡主沉默不言,过了会儿才问:“那为什么要让女子读书?不读书不更好吗?可以傻傻的听话,傻傻的在家从父、出嫁从夫,一辈子都在奉献,油尽灯枯之时能得一句‘真乃贤妇’就心满意足了。”

如玉公子听了这话并没有觉得离经叛道,反而笑答:“大概是图省事儿吧!”


页面连接:http://www.xyh029.com/read_0_bkssq/crkqcbhk.html

炫书网 武侠小说网 盗墓小说网

首页 目录 +惊喜 下一页

废文网书虫小说贼吧小说网镇魂小说网贼吧小说网宝书网笔趣阁5200新笔趣阁bl文库宝书网bl文库贼吧小说网贼吧小说网猪八戒小说网 宝宝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