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app2();

read2();太阳快落山了,但是光芒依旧。玫瑰色的光横着洒在大地上,照的影子长长的。照在人的脸上,人的脸色都红润润的。人们推着自行车,笑语欢声的下班了。在小镇上,中午有很长的午休时间,人们下班的时间也晚一些,趁着落日余晖,菜市场把今天的最后一次热闹发挥的淋漓尽致,吆喝声,问候声,笑骂声,不绝于耳。这菜市场在机器厂门口的十字路口,人们下班买菜,回家做饭,一气呵成。

偶尔也有小插曲。顺着路东,一群十几个小青年追赶着跑过来,有人手里还拎着棍棒。第一个看见的买菜大姐立刻朝菜市场的人群大喊,“躲开!躲开!躲开!别撞着!打群架的来了!”人们闻声望去,立刻熟练的躲开一条通道,挡住路的菜贩将车轮一转,一下子挤进路边。挥着棍棒的小青年们如水流进干枯的河槽,不惊动路边的花草,一路畅通穿过菜市场,只为菜市场留下一串叫骂声。

小青年过去后菜市场的人群也如水一般,立刻汇入路中间,恢复了刚才的热闹。拉车临时过来没摊位的菜贩,借此机会给自己找了一个更有利的买菜位置。

于是人们除了平时的问候,就又多了骂这些年轻人不争气的话题。有时候还有这种情景,“二姐,最后面那个是不是你们家儿子?”二姐张望几眼,随后跟着那群人后面跑几步,大喊,“死小子,你跟我滚回来,又去打架,看我回家怎么收拾你!”

这是松果镇。松果镇几乎所有的人都在大矿上班,国有大煤矿,在本地风光无俩,能进大矿上班,那一辈子就不发愁了。就算现在全国都掀起下岗潮了,大矿的效益也大不如前,大矿职工仍然充满优越感。

菜市场南就是大矿机器厂,菜市场北是家属区,西面是镇中心,学校,百货商场,公园广场,镇政府,往东走几百米是一条南北铁路,过了铁路是一条和铁路平行的公路,过了公路是村庄和田地。人们叫这一片路东。路东有很多村庄,最近的一个庄子叫黄鸭蛋。

第一次听到这个村名的人肯定会觉得十分好笑,但是松果镇的人习以为常,不就是黄鸭蛋吗?有什么好笑的。王翎羽还是忍不住想笑。

王翎羽的爸爸叫王爱国,妈妈叫张爱芬。他们一家三口不是松果镇人,他们是东北人。原来的工作单位不行了,工人叫下岗了。王爱国不知道拖了什么关系,走了哪里的门子,最后在离家千里之外的大矿给自己找了一个正式工---大矿机器厂会计。

黄鸭蛋的村民对千里之外的来客非常热情,王翎羽一家租了房子,全村的人都来看。“瞧,人家东北人说普通话。”村民竖起大拇指。“人家东北人都长的好看,这一家子,真精神。”村民又竖起大拇指。

黄鸭蛋的村民热情极了,有给抱柴火的,有给送菜的,有张罗着让他们去自己家看电视的。大伙儿吵吵着,帮着忙收拾东西干活,有村民问,“你大矿上班的,怎么不住家属区,来我们农村租房子住?”王爱国笑着说,“我刚调过来,还没分给我房子呢。报告打上去了,估计得等一阵。”有人说,“听说现在流行买房了。把公房买下来,就不用交房租了。”

又有人问张爱芬在哪里上班,张爱芬说,“我在大矿车间,不过我的工作关系还没调过来呢。先临时干着。”

“你家女孩去哪上学啊?”有人问。张爱芬说,“我打算先让她去考镇中学。”松果镇上两所高中,松果镇中学和松果镇富强中学。镇中学是好个学校,在路西,每年都能有二三十多个学生考上本科,富强中学在路东,不过就是给孩子找个地方呆着别去打架闹事的地方。村民看够了热闹,慢慢散了,各回各家。王翎羽一家子深感到黄鸭蛋人的热情。

黄鸭蛋的房子都是平顶的,很多人在屋顶上晾晒粮食,所以屋前后常常搭着梯子。丰收的季节如果站在高处看,黄澄澄的屋顶,白花花的屋顶,即喜庆又漂亮。黄鸭蛋的房子都是这样盖的:坐北朝南,三间房,中间一间是穿堂,一般作为会客或者吃饭的地方,左右各一间卧房。有的在卧房北面还会隔出一间小屋做储藏室。围绕房子都有大大的院子,养着鸡鸭,种着蔬菜。

王翎羽家租的房子也是这样的。房东是一个七十五岁身体硬朗的老太太,人称柏各庄二奶奶,那是因为二奶奶年轻时是从一个叫柏各庄的地方嫁过来的。二奶奶无儿无女,一辈子没生育过,前几年老伴儿一死就一个人独居。三间房一个人住孤孤单单的,王翎羽一家子在附近找房子住的消息一传出来,立刻就有人推荐了二奶奶家。这里离机器厂近,骑车七八分钟,房租也便宜。王爱国和媳妇一商量就租了这里。张爱芬是嫌弃这里没有暖气的,但是松果镇的暖气楼都是公房,他们一时是租不上的。

张爱芬一边收拾东西一边念叨,“没暖气啊,哎,这可怎么过。”王爱国说,“人家这的人不都这么过?南方不冷,你看,这都九月了,还穿着小夹袄,咱们那都穿毛衣了。”张爱芬又叹了一口气,“我下车间可不知道能干几天,我可没干过力气活,我的关系到底能不能转过来,要是最后没转过来,我就活该了,又白耽误了孩子。”张爱国说,“张科长都给我包票了,肯定能,转过来就让你干妇联。你人不过来上班,后面怎么转关系?咱们孩子你放心,到哪一样考大学。”张爱国又压低了声,说,“老家哪都好,暖气也暖和,人也熟,亲戚也多,就是厂子倒了,发不起工资,咱们都一年多没收入了,老底都吃没了,孩子都没件像样衣服穿了。幸亏找到了这里,要不饭都吃不上了,孩子学习再好,考上大学你都没钱供她读。你就别抱怨了。”

王翎羽没听到父母的谈话,她此时正在对面的屋子收拾自己的行李,她和二奶奶睡一间。王翎羽今年九月开学上高二,今天已经是九月三号了,明天她要去松果镇中学进行入学考试。

黄鸭蛋的房子,都是朝南的大窗,临窗一整张大火炕。二奶奶睡炕一边,王翎羽睡另一边,中间还隔着一张小炕桌。二奶奶不知从哪弄来了一盏小台灯,放在小炕桌上,一笑满脸的皱纹,跟王翎羽说,“二奶奶知道你是学生,弄来个灯给你看书,不伤眼睛,就是费电。”农村人老了,脸上都是皱纹,沟沟壑壑,远比城里人要深邃的多。

当清晨的阳光洒向大地,人们开始沿着他们固定的生活轨迹前行。时间那么长,世界那么大,一个人只是一个点,在无限的时空中两点相遇就是奇迹。跨越千万里,此时此刻,王翎羽来到了这里。

app2();

(/dudu/92485/92485174/31170730.ht)

chaptererror();

1秒记住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


页面连接:http://www.xyh029.com/read_0_bstts/kqqqccsa.html

炫书网 武侠小说网 盗墓小说网

首页 目录 +惊喜 末页

笔趣小说牛文小说网贼吧小说网镇魂小说网贼吧小说网宝书网笔趣阁5200新笔趣阁bl文库宝书网bl文库贼吧小说网贼吧小说网猪八戒小说网 宝宝起名